温莎华人网 - 温莎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73|回复: 0

电影中滚脚和足底按摩同

[复制链接]

3409

主题

150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比特币
2820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2-10-3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马蹄手机资讯

持牌电工 张先生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出场专家:林殷,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主任、教授。
9 o' f  l( \: |4 `3 s
2 O9 p) l. j. t/ _  著名导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曾红极一时。其中“点灯捶脚”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四姨太忆莲新婚之夜前长坐床边,丫环雁儿手捧黑乎乎的药水盆,冯二妈手举两把带响儿的镂花小铜锤,跪在床边为她捶打脚底。那哗啦、哗啦的捶脚声紧随着虚张声势的点灯仪式贯穿剧情始末,透着诡异与神秘。
8 D$ a, H" G5 w6 r
6 \- n- K0 u( X7 Q  无独有偶,2003年,李保田主演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27集里,也有一段以洗衣板加中草药搓脚底治疗众老臣腿脚不利索的情节。这些捶搓脚底的影视情节从何而来?古人用什么器具、怎样做足底养生?: J, {+ E" m8 N8 m+ ^
) u# V6 f) a) Q, f: R7 [1 n
  明代出现的“滚脚凳”为一种医疗用具) @+ ?2 e2 K7 t0 ^; r
( R0 W/ Z; Q' O' a% Y
  在首都博物馆五楼“老北京民俗展”里,有个场景吸引了我的注意:洞房拔步床边,下置一乌木滚脚凳,就是古代足底保健的代表性器具。  x/ X' L9 y9 f" ^5 S$ `, g
6 \5 K, ~- A7 T& o3 K6 j% A6 ^
  滚脚凳属脚踏的一种特殊类型。所谓脚踏,又称“脚蹬子”、“脚床”或“踏床”,即搁置或固定在椅或床前用来搭脚的木棂或杌凳,作用是增加坐姿的舒适度和稳定性,使高矮不同的人坐下后都能俩脚掌全着地,保持坐位平衡。在脚踏面上安装滚轴以利于坐者搓滚活动,就成了“滚凳”或“滚脚凳”,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滚脚凳有竹制也有木质,滚轴光滑、中间略粗且稍高出面板,最少一对,最多三对。9 m3 c3 C+ i4 f6 g% y& w! d$ x

1 {4 A+ ?/ n& h' K3 I: g- H  现存美国明那波里斯博物馆的明代黄花梨木滚凳和故宫博物院里的明代乌木滚凳,说明它在当年已普遍使用。滚脚凳中的滚轴悬空装置,活动时很省劲儿;搓滚时双足同时前后活动,更符合人体正常腾挪步态,对老年多病、行动不便者颇为适宜,故它非普通家具而应视为一种医疗用具。( `* h/ e  N0 g, ]0 H# b

" x3 ^3 Q  o% a* r9 L9 y, ]6 W  涌泉穴对肾经的保养很重要( z9 R+ ?( i5 V$ `
" K2 ^$ w$ s! X# b0 Q9 B/ J+ r
  搓滚脚凳能养生,首先是它对涌泉穴的刺激作用。“涌泉”在脚掌前1/3、第二、三跖骨间,屈足卷趾脚底凹陷处即得,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又叫“地冲”,意思是说:肾中精气如泉水,由此源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精气从此生发,但寒湿也由此潜入。古人多穿草鞋或布底、毡底鞋,所谓“湿由脚下起,寒从脚底生”。肾是先天之本,所以对涌泉穴的保养就比其他经脉井穴的保养更重要。
$ ^. Q6 ?: S& Z8 {- t+ O7 }" \; h1 F/ C" V7 l/ u
  滚脚凳发明前,养生术中有以手擦涌泉穴法,即用一手固定脚趾,另一手掌根大小鱼际紧贴足心,快速用力擦至足心发热为止,脚趾再稍加活动,两足可交替进行。明清医家或将手擦涌泉列为“却病八则”之首,认为它有“除湿气,固真元”功效(明·冷谦《修龄要旨》),或编入十二段锦中(清·尤乘《寿世青编》),认为常习不辍可保晚年步履轻便。
- y& ]2 Q0 A. O3 z* ?4 d0 D
! G! B  G9 ]- `: Y) |  摩、搓、滚法可强壮骨骼、增强肌肉和跟腱力量
& A0 l$ H: |( J0 O% I
( {- p7 M" @" N) G  徒手自擦涌泉穴虽刺激直接而较易得气,但仅限环形平动的摩擦手法,且需架着腿、猫着腰才能进行,难为了腿脚日渐僵硬的中老年人。借助滚脚凳,人在放松垂坐位时即可不劳他人而轻松搓滚,不仅扶正祛邪,改善局部功能,还有愉悦身心作用:因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而增强了长者和功能障碍者的自信心,这与现代康复理念不谋而合;数根椭圆形滚棒对足底的搓滚是推拿手法中摩、搓、滚法的有机结合,对涌泉穴的刺激更加柔和均匀。其次,双脚的前后搓滚还带动了下肢运动,既可强壮骨骼、增强肌肉和跟腱力量,还改善下肢关节灵活性并维持正常活动范围,这对于预防老年跌倒也有积极作用。% D/ t) x4 g. ~/ n/ S: q

# C# B) b; v. p  除了用滚脚凳,清代学者俞樾还说可用梳发的梳子从头梳到脚底,养生的理儿是一样的。无论徒手自我摩擦还是搓滚、梳脚,有个特点:都是沿脚底大范围地直线或环旋移动,不用点、按、捏法。我琢磨,一是传统14经脉里,在光溜溜的脚底就涌泉这么一个穴位,犯不着点按;二是足底遍布丰富的末梢神经网,点按哪儿都生疼,常人受不了。传统中医里有针刺涌泉穴法,那是为了急救,明代高武《针灸聚英》把涌泉和哑门、劳宫等列为“回阳九针”,用于抢救昏迷厥逆的危重病症。$ h7 J- M+ Y( b
8 q8 |5 F7 [' F+ }. U, C
  足疗反射区域尚未找到科学依据,仍是一种假设
% Z. S  U4 @9 B& t- ?9 @
2 f, A" N/ @9 Y. i6 Q1 G8 F! e  现代的“足疗”是以足底反射区为依据进行按摩的,不同的区域连接着不同的内脏和器官,但足底反射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迄今为止还都是出于一种假设,并未看到过相关严谨、令人信服的科学论证。洗脚屋里的许多足疗按摩师仅经过内部培训就上岗,按摩主要起放松作用。7 J8 R: p+ @( l/ S3 _

" @& m3 D$ Z: T% Z+ T  至于近年来流行的脚踩凹凸不同的鹅卵石以求健身的路数,就更弊端多多而险象丛生,老年人、糖尿病人、骨关节病人和肥胖者不走也罢。“喜来乐”让老臣们脚搓洗衣板来舒展脚筋,许是当代编者受到传统搓滚舒筋法的启发,而以小铜锤锤脚则只能说是老谋子的“神来之笔”了。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温莎华人网

GMT-4, 2024-6-2 0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