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莎华人网 - 温莎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59|回复: 0

苦难的力量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33

回帖

1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90
比特币
0
威望
90
注册时间
2010-6-2
发表于 2010-8-17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马蹄手机资讯

持牌电工 张先生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苦难是人生的经历。所有人都想避开它,挣脱它,可无论人类怎样的反抗与努力,它从不曾离开。 : G2 W, X5 j' f

: |0 Q5 Y1 L+ K+ \8 p( i& A    生活中的幸福与苦难,我们有时无法左右,正如我们不能奢求一生走下来只有鲜花与喝彩,也不能奢求一生中只有平坦的路而没有荆棘与坎坷。实际上,即便人人都在努力追求幸福与快乐,可又有几人一生没有一点苦楚的经历呢?
& p' \/ b- q9 B# T0 m
% [3 H9 L4 g- p' m2 ?8 c: Q2 `( @- d    然而,苦难却是我们前进路上的雕塑家,它会把你打磨并塑造成全新的形象,或锋芒四射;或有惊人之举;或从天使演变成魔鬼……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在经受苦难的磨练。一些人承受不住折磨终被压成一条虫,而一些人顶着苦难的考验挺立成为人中之龙。 7 R. n2 r7 ~, l3 ^2 Z

% @4 a9 ~- r- @    曾一度迷恋《向日葵》明艳的色彩,可这幅画的作者文森特•凡•高是在经历怎样的凄苦、嘲弄、窘迫后才演绎了这幅价值连城的旷世之作啊!可谁想到过这些明艳色彩背后的辛酸与孤独?他一生悲苦,寂寞,没有人认可他,甚至在他居住的小镇上的居民要求政府把他关进疯人院。他对艺术热情且痴迷,但精神由于生活的经历备受折磨,现实生活的冷酷无情,使这位天才画家选择了自杀,享年仅37岁。他生前仅卖掉一幅叫做《红色葡萄园》的画,还是因兄弟与朋友的帮助以4英镑买下的。而如今那些不曾被人赏识的画却被巴黎、伦敦、荷兰博物馆收藏,并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他苦难至极的一生,也相应造就了这位苦难天才。那不被世人理解的彷徨、苦闷与对生活的向往,用色彩表现的是那样的完美,与他的悲苦人生相比形成强烈的讽刺。冥冥之中,这又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配着呢?
) J, b3 |5 M3 u5 T+ x: a6 l5 g7 ?
    《浮士德》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然而这部伟大史诗是他经历了失恋的锥心之痛后的成功。大诗人歌德外出旅行时爱上房东太太的大女儿乌尔丽克,她正值妙龄焕发青春的年华,而歌德已度过七十四岁的生日。从此他陷入了爱带来的痛苦与激情中。开始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这个沉默寡言、态度严峻、咬文嚼字、满脑子几乎都是诗歌创作的老人,完全听凭感情的摆布。他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倾注在十九岁的乌尔丽克身上。可姑娘的家人采取了拖延的办法。春季过去,转眼夏季也快要过去,他的痛苦与日俱增,终于到了该离去的时候了,还是没有得到任何许诺和任何暗示。这时候,仅仅与乌尔丽克最后一吻的歌德眼前展现出一片秋色,他在这种环境下一气写下了他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悲歌》。在七年之后,他又以八十三岁高龄完成了伟大史诗《浮士德》的创作。是爱情让他饱受痛苦。歌德的多次失恋,都是凭借文学来摆脱精神痛苦的,也因此在这样的情感苦痛中完成了惊人之作。3 L% s3 X- |# k! C) f  |' u

1 ~" F3 _' R& W& q" m% \& b    若不是这样的悲苦经历,不知道我们还会不会看到这些不朽的精彩。正因为苦难与痛心的感受,人的思想少了浅薄与浮躁,多了深刻的思考与惊人的表现力。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力量是苦难铸就的。大凡有成就者,同样有着苦难的经历,他们在寂寞与凄苦中坚持自己的理念,似一个苦行僧在岁月中接受风雨的洗礼。有时,在终老也未曾被人理解,但思想的光芒不会因肉体的消失而终止。( \+ N  [! k# K
+ q% t$ k( G# f1 X* Z# Y.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难是磨练心志的经历。在《我的限量青春》里说:“失恋、痛苦、挫折、失败……如果这些从来没有经历过,人生未免不丰富。”而丰富的人生才会让一个人有更多的感受去表现精彩与深刻。纵观古今中外,大多被世人认可且流传不朽的思想精髓无不是苦难的产物,数不胜数。司马迁忍辱苟活,经过十多年功夫,终于完成五十多万字的巨著《史记》。一生中只有七个音符财富的柴可夫斯基,却流传大量传世佳作,如果他不能忍受悲苦的生活与评论家的否定,我们还能欣赏到《悲怆交响曲》、《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吗?一直在误解与非议中度过的尼采,固执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回应那些讥讽与白眼。贝多芬的两次失恋曾令他写下遗嘱自杀,但最终从音乐中寻找到安慰,写下《第二交响乐》、《第七交响乐》《第八交响乐》《第九交响乐》而成为音乐大师。还有海伦、霍金、梭罗……如果他们的经历与生活在一片掌声与喝彩声中,难免被世俗的羁绊消磨,也不会有真正的思考,不会让思想与灵魂绽放精彩与绚丽。 5 K5 ~" m- A" C

( u* m6 e4 E  c# P0 o; K( v    或许这些圣人可以在苦难与逆境中创造惊人的价值。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只能在磨难中消沉吗?那只是为自己找的借口或让自己变得愈发浅薄与平庸罢了。
/ \* s; |/ h. e9 N0 K+ {
- j. ?5 x( K. e7 b7 c    苦难,似一剂历练人才的良药,被世人越来越看重。在澳大利亚这个发达国家,教育上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让孩子从小就去感受磨难,连躺在婴儿车里的婴儿都要接受炎炎的烈日。可见他们的良苦用心。歌德说“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不拒绝苦难的内心体验,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把这种磨难转换成一种力量,真正实在的思考感悟生活,坦然豁达笑对人生。 0 F' Z: u: W0 _, T

" m4 @- e3 G$ g$ X' ?$ n    淡然心境是趟过苦楚的河练就的。这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心态,但实则在鲜花与掌声中极易被庸俗与浮躁所消磨。每天嚷着看淡些的人,却总是拿起了放不下,使自己身处困境。
1 e* R3 i6 u& g- l( i
7 ?( v6 U. q& l. g* N6 o    我们学会正确对待苦难,让这种经历成为蓄积的力量,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种高度,少些媚俗、浮躁与庸俗。 8 F1 |2 }0 d0 l) i
* v6 @8 a8 r6 J4 ~/ U
    借用一句话说:你让我身陷地狱,我却由此走向天堂。
3 b0 d1 B+ O  |- t, h9 m' p5 G6 i. H  _, y
    这才是在苦难中汲取力量,继而走向豁达、淡然的生活,走向人生的精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温莎华人网

GMT-4, 2024-5-31 03: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