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莎华人网 - 温莎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0|回复: 0

这位农民过世后,故宫为何破例为他举办追思会?

[复制链接]

3409

主题

150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比特币
2820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7-6-19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马蹄手机资讯

持牌电工 张先生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b9 E3 S+ V7 x5 w& b
$ \. a+ a* x0 o! ]2 u
         原标题:这位农民过世后,故宫为何破例为他举办追思会?
7 Z( g7 H' @4 P  t/ @! \7 q  p今年5月30日,河南农民何刚在一次工程意外中身故,6月22日,故宫博物院将为其举办追思会——将看似无关的两者关联到一起的,是32年前何刚的一次义举:他将自家宅基地中挖出的19件珍贵文物,捐赠给了国家;在何刚身后,故宫博物院拟邀请其亲属,与相关专家一同,对这位“默默无闻为中国文博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无私捐献者”,进行追思缅怀。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这一段32年的“不解之缘”。8 R4 h0 y; Y. z& w& Q5 _! A

$ K% }5 F: w" h( H
32年前捐赠19件珍贵文物
- u- v) p' L3 s半个多月前,54岁的何刚在一次工程事故中遇难,故宫方面得知后,于6月16日发文悼念,文中将河南省商水县固墙乡固墙村村民何刚,称为“对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做出贡献的无私捐赠者。”
4 T7 ?/ r) s5 D伴着这名河南农民的离世,他32年前捐赠文物的事迹,再次引起关注。8 I/ P/ f: t' S) i' O; G/ ^
▲何刚生前照片。   图片来自网络
何刚的捐赠始于1985年。' j& a2 Y* h% P) z+ `* B4 l
当时,在老家建房挖地基时,何刚发现一缸窖藏银器。曾与何刚一同操办捐赠事宜的固墙村支书刘红恩回忆,那年入秋的一天,何刚在修建房子时,在老宅子的石磨下面挖出一只缸,缸里堆着不少东西。后来有文物贩子来找他,想买下这些东西。
* y4 P) E: K, `+ B8 A“当时何刚意识到这批东西可能是文物,觉得应该交给国家,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就来找我来商量,后来我们商定,捐给故宫博物馆。”刘红恩说,文物贩子拎了一麻袋钱来买,何刚拒绝了,贩子甚至开出“你要多少我给多少”的条件,但他仍不为所动。
3 Q& k6 j" y. @/ j4 ?之后,何刚和刘红恩将几件“宝贝”带着,坐上火车来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认定为文物后,几人又将剩余的几件器具再次送去。3个月后,何刚又将存放银器的缸也一并捐赠。
1 U5 Z! n- |  I故宫博物院发布的消息中称,经鉴定,该批银器被定为二级甲文物1件、二级乙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  D7 S% ]  \) E; c5 r, p8 F) {7 Y
时任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梁金生用“惊喜”形容他对这次捐赠的感受。他称,当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银器稀少,何刚捐的文物保存好,非常珍贵,填补了故宫博物院此类藏品空白。为表感谢,院里给了何刚9000元作为奖励。, z; B6 b% q& T# H. s( R
该次捐赠的数量之多、价值之重,让种地为生的何刚成了当地的“名人”,名字也被镌刻在故宫博物院专门为捐献者设立的“景仁榜”之上。
" b) C' T4 `- t; t( h( R
▲何刚的名字显示在故宫博物院捐赠者名录上。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
故宫破例为捐赠者举办追思会
6 \, f- T' A% R& V/ T$ E出了名,上了榜,但这些就似片刻的微澜,何刚的生活不久便回到平常。
5 ?: m- i+ E5 `刘红恩说,起初,村民甚至怀疑他们是去北京“卖宝贝”,知道真相后,也对何刚”捐宝”不理解,“但之后的几年里,何刚每次提起,都说不后悔。”32年时间里,何刚的捐赠鲜有人提起,他本人则整日忙碌奔波养家糊口。! C+ B0 n, R7 Q! U
▲何刚在工地工作的照片。  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经当地媒体报道,在何刚打工的工程工地上,一台龙门吊拆除中发生倾覆,54岁的何刚不幸遇难。得知消息后的故宫博物院发文悼念,并定于本周四(6月22日)下午,拟邀请其亲属及家乡河南省商水县领导和相关专家,一起参与缅怀这位“无私的捐赠者”。
8 q6 Q5 i! B) R' J32年前曾轰动一时的捐赠,于是再次被人提起。
9 k% Y% Y: V7 N$ I时任故宫文物管理处处长梁金生对何刚的第一印象是:“老实、朴素。”这批价值不菲的文物,来自一位农民的捐赠,这让梁金生颇感意外:“何刚不太说话,同行的人帮他张罗着,给他多少奖励他都没表示意见。”
0 L  ~' b. w$ Y) _; z- I谈及这场追思会,梁金生称,其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期间,还未有给捐赠者举办追思会的先例。“如此数量和价值的捐赠在故宫的捐赠史上都很难得……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缅怀何刚的事迹也是对民间人士文物捐赠的鼓励,意义非常。”1 S. Q& n( Q; [6 p
▲故宫博物院为何刚开具的接收凭证。  图片来自网络
重案讲述  0 K1 W. Q9 m# Y' T4 V9 r

/ L, F5 ^/ A, a8 M: x生活一度窘困但从不后悔捐文物5 B! d) U4 H6 |$ W- h6 T- s
时隔32年,村支书刘红恩回忆起陪何刚一起捐文物的经历,仍觉“自豪”。8 A. z0 S# w* V1 n7 i+ ]5 Z" O  U
“当时大家都很穷,但都觉得文物不能留给自己。”刘红恩说,商定后,二人将文物一件件小心地装进纸箱里,还特意垫了很多棉花,就这样带着“宝贝”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往返两趟。
6 f, i0 w8 E6 [' L' K8 I挖到宝贝,在80年代以种地为生的农村,或许能是一件改变命运的事。刘红恩记得,当时,在他们4000多人的村子里,何刚“捐宝”的事无人不知,但更多的,是质疑和不理解。
% z7 `  h1 y- i7 p3 t2 C0 k“当时很多人都说,我跟何刚是去北京卖文物了,还认为我俩把钱分了。”刘红恩回忆,直到后来媒体报道后,才有人相信捐赠的事。但又有人开始质疑,这么珍贵的文物,谁会全部捐掉呢?甚至,捐赠后还有文物贩子找上门,“以为何刚还藏着几件没交,后来他把缸都捐了。”' ^' k, v# v; ?, ?( E5 e. E1 W* V
这些声音曾伴随了两人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多年后,人们才开始淡忘。7 t( M; M5 q: _+ ^- w, X
捐赠文物的名气并没有改变何刚的生活,相反,之后的32年,他一次次遭遇变故。刘红恩说,何刚回到村里后继续种地,后来开始各地打工挣钱,还在外面“收了几年破烂”。
" m9 m0 c6 e( m4 z9 j妻子罹患尿毒症离世,父亲腿伤卧床,母亲也病情不断。“他家里的钱都给家人看病了,还欠了不少外债,自己也一度精神不振。”
9 Y5 v. j: ^, z5 R1 ?“后来何刚跟我聊起过捐文物的事,他说自己从不后悔。”刘红恩说,生活的重压之下,何刚才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故宫,希望能得到一点帮助。) l0 t! e3 O" G7 K+ P: h- N* P
梁金生回忆,此后的2003年和2006年,何刚联系自己,描述了他家里的艰难处境。“他不是来要钱,但是我们知道了他的情况后,就主动帮助了他。”梁金生介绍,故宫博物馆会为有捐赠贡献的人提供帮助,此前也有先例。由于院里没有为此设立专项资金,梁金生便亲自写报告申请,两次为何刚申请了共10万元的“生活补助”。
7 J/ p7 W& z  v( e, \
▲何刚捐献的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根据资料记载,该文物代表了元代银器工艺的高超技艺,曾多次在展览中展出。
重案揭秘, r; i4 {" F8 R7 i3 J  S9 I  J
元代银器极为珍贵
* _( c0 a: u" Z+ j2 H; r故宫博物院在官网上展示了何刚捐赠的其中一件瓶装银器,颈细腰圆,流线精美,上刻双凤穿花,金光闪闪。
! F  M9 i) ?1 |! x! b. x4 Y何刚捐赠的均是元代文物。文物专家王德恒告诉探员,由于元代不以银作为纸币流通,因此元代的银大多都用于制作工艺品,如礼品和祭品。“由于数量少,工艺精美,因此元代的银器非常珍贵,目前发掘出来的也很稀少。”
/ }( \2 G, M$ F何刚捐赠的文物,被定为二级甲文物1件、二级乙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王德恒透露,按照我国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二级文物,此类文物在原料、工艺和政治地位上都有很高水平,由此这批银器的估计得是元代封疆大吏所用器物,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D3 c4 B  h  J
重案解读. {& i; C2 J; e1 |7 G
非祖传文物发现者均有上交义务
8 {& O9 Z* q/ a  h6 Z
0 z% _3 C8 }' i  d
32年捐出19件珍贵文物的何刚,被媒体称其有颗金子般的心。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对捐赠文物的行为予以奖励,同时根据文物法规定,作为公民,发现文物后也有上交的义务。3 m- i9 v8 p& r; j  y" M

) d6 |6 F$ y5 S文物专家王德恒表示,何刚的主动捐赠的行为实属难得。根据相关规定,何刚捐赠的这类出土文物不能进入市场交易,因此难以估价。对于主动捐赠文物的行为,我国各地奖励措施不同。
+ @) ~; D8 `  L华讯律师事务所主任张韬律师表示,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同时,该部法律也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传世(祖传)文物,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保护管理文物的规定。
' a% l# j5 U) J7 M% O. u根据法律规定,只要发现的不是传世(祖传)文物,发现者有义务上交,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9 Z, O0 Q9 m* ?6 g+ f( p* V比如《文物保护法》第75条规定,“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追缴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q$ X6 z7 t  b: ^3 N1 V4 @5 R, ?# W2 N, M. N5 t- h
1 }: e* f  _6 s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温莎华人网

GMT-4, 2024-6-2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