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比特币
- 2820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如果您出现上述不舒服后,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 k) l# s0 f% ~( V8 ?
7 q- O! C. {) ?' o. X骨质疏松症不仅带来全身骨痛,并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从而致残甚至致死。由此许多老年人开始盲目补钙。最近,一些保健专家指出,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在认识上存在着3个误区。$ ?, C7 J3 Z* h% f( k
2 Z7 K" B o# s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 X W. s6 S4 X) [) M
) b7 j# w* _4 x6 L B; f3 O: D! B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p2 O0 [) k3 ~7 q
7 n& r. ]( `/ u& z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量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 }6 p# U8 T, J# k* N2 F# O4 p$ Q1 G ]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 S4 X, i' R. p( u- h c- W# U9 [% W
- C, C/ w/ U' n" L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6 C% h) G3 U9 ^4 _, V
6 a7 e. \6 d5 C. r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s) ^! j/ s; s) x- b* c9 Y5 h& \ M
7 E" R+ \* L u! [1 ^! K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疗骨质疏松,是没有道理的。
2 |3 A7 f j$ W0 q/ W, g( |3 v& j# l5 v( ^! p8 s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8 F3 F% G, g, F* K
$ S2 E1 p2 X9 k' E
许多老人错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 Z5 M% `4 s- X8 x& H- J4 F5 G. R0 i( I9 l7 R, Q, A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I! z" j. }& `# ?1 q% ]
, I& C* K/ ?& c0 z* c( j6 Z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 i [! x; e" `) k
2 B- Y/ f/ l1 S* |! ]6 z r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c* J) U r, W: M- Q! r+ h* h
7 _/ x) V3 D6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