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08|回复: 0

宝宝初学钢琴时应注意什么

[复制链接]

3409

主题

150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积分
62
比特币
2820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1-6-26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马蹄手机资讯

持牌电工 张先生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一、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必须规范
4 d$ k' e# A! F/ [4 y- Q
6 a! ~* \- q- k. J5 P就目前学琴儿童学习钢琴的动机而言,以提高素质为目的,不求进度与程度的约占一半以上。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时尚,也是一个趋势。然而这种“提高素质”的动机,会被某些家长曲解为“非专业性”的休闲,甚至是“消费享受式”的学习,这种“潜意识”很快地“传播”给准备学琴或正在学琴的孩子。于是便抱着一种游戏、娱乐的“休闲”心态进入钢琴课堂,很自然地一动手便毛病百出,因为“心病于先”,“手病”只是“心病”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且不谈孩子能达到多高水准的钢琴程度,就算是提高素质的初衷亦难实现。基于可能会养成孩子散漫、华而不实等不良的作风,所以,教师必须有预见地明示学琴的基本要求。即虽是业余学钢琴,不搞专业,但弹钢琴的方法不是业余的,必须按照规范正规的演奏方法去教、去学,这样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W  M( V9 ^3 x

* Q9 P5 L' y- F  x1、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旦学琴,则应把练琴当成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1 K4 ^" k: B$ q: `! t$ |- Y1 _

/ r: I/ f( j  z  @8 B1 ]: e: \; T( l2、每天要安排足够的、较稳定的时间辅导孩子练琴,同时要养成精力集中的好习惯。因为精力集中是学习的好品质,是良好学习习惯和练习的重要标志。5 \! D' X, w( j4 M

9 k$ z# B- c2 {  R8 E. m8 l3、家长对孩子的严与爱应把握尺度。同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尽可能多学一些基础音乐知识。
( P% X  o2 b+ S: }, C
& j6 e! M8 h' @3 W二、 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 {# w+ ^5 H$ H, J0 Y3 s. M3 U. K$ _5 u
; h- ~* S+ n) r* D/ p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学习钢琴也不例外。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学业成功的一半,此话一点不为过。它可以避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可以避免一些不应有的毛病而成为日后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甚至是难以纠正的坏习惯。. \" u  Z& Z# i: k

. L0 B' ~8 v6 m2 n4 d9 c4 ?, v& j. p因此,儿童从刚开始接触钢琴时起,教师就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踏入钢琴学习之门。五六岁学琴的孩子,大脑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他们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模仿性的,所以教师正确的示范很重要。
9 C4 @* c+ E- Q7 s& y+ N0 l* `3 s0 x( E9 e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儿童语言来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首先让孩子们了解钢琴键盘的排列及大概音响。弹一些小片段让他们猜猜象什么,引导他们去想象。孩子们有时会说高音像小鸟、像蛇,低音像大象、像老虎等,这时可以告诉他们钢琴是富于表现力的。可以表现很多东西,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难以表现很多东西的。如小鸟的鸣叫声、大象的抬腿,没有灵巧的手指和牢固的手的架子是做不出来的。% G0 F& R/ `6 r6 @: S4 e( I. Q, e
8 ]) {# k4 W$ n# @% k. O+ l- x
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后,就可以引导他们进入正规的训练。比如讲弹奏手型时,可以用“搭房子”来比喻,告诉他们,正确的手型是弹奏的基础,双手放在琴键上要象搭房子一样,房顶(掌关节)拱起来,手指要像柱子一样结实才能支撑起房顶,同时虎口要张开留个“门”;讲连奏时可以用“走路”来形容,一只脚(手指)落地,另一只脚抬起,自然交替,身体(手腕)跟着往前走,这样才能使声音弹得连贯优美;讲断奏时,可以拿拍皮球做比喻,手腕断奏像皮球,皮球(手指尖)落地就弹起来,触键时间短,有弹性;弹音阶像上楼梯,抬腿(手指)时身体稍前倾,力量往前送,拇指一定要提前“藏”在掌下,像小船过桥一样,同时注意手腕一定要随着音符的方向走;跳音像雨滴一样,乐句的连线,分句像唱歌的呼吸一样有“语气”,等等。运用这些形象的比喻,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他们模仿,另外还应让他们早一些接触黑键,消除对黑键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 H/ K# B5 m/ \/ u8 i( a, P4 z三、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音乐表现力
6 m% O' l! B, O& r8 ]1 B  x: T7 m7 W) X% Y" t+ }3 F; X  X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音乐表现力,必须从教学开始做起。在钢琴教学中,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音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就是说,仅*言传只能帮助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无法完全讲清楚,特别是一些感觉方面的体会,确实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楚。
* m- n# H$ e3 |4 I5 k0 [1 ^: k& L5 U9 e+ a+ ~! ~& ?
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如果我们能够对作品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也将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作曲家通过作品表达其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像力,而构成作品的一系列创作手段当然就可以成为我们演奏者深入具体地研究对象了。如作品的调性、旋律、和声、织体、速度、节奏、音型、声部、音区、句法、结构、表情等等。
1 V$ r) M; w, Q) ?1 \  X
  _4 v$ g% N% W研究得越细致越合理,我们对作曲家的意图就会理解的更透彻,对演奏的再创造就有了可*的依据,这样,才使我们有可能帮助学生提高演奏的音乐表达能力。& u6 t" C5 y6 P9 l8 p# f

0 n9 Y0 I% }: V- r音乐感觉本身化比较抽象,容易意会,不易言明。但它必须通过具体的两个要素——声音与节奏来加以体现。我们不仅可以抽象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更能用比较具体的方式让学生听得到、抓得住、感觉得到,学生通过具体的掌握,逐步得到感觉方面的体会,这样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6 g8 j4 x, k% N2 ?- c
0 [! F; v) D! ?# a2 v. Q3 j其次,在节奏方面,教师也应帮助学生掌握好。如:' e6 f5 ~/ R( e6 D9 R
: q! K8 h7 _& k; ?
1、速度不合适。一种是速度完全不合适,快慢错位,那么其音乐形象或情感就完全不同,不符合音乐的要求。另一种是快、慢基点是对的,但分寸没掌握好,或者能力尚未达到,那么效果也受影响。; b  |" i& t* `- l- ^; ^. Q: }
9 p" i, _( Y( z$ Z+ t/ a  B
2、节奏不统一与节奏不均匀- q; E" l+ k) X! i
' }) K7 D6 V( t$ ~# P8 |/ q# A5 H
在一首作品中,有些学生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当中将某些段落弹得忽快忽慢,这很不好,不能符合作品要求。原因是:一则缺乏节奏感觉、某些技术上的大原因;再者就是某些特殊节奏如三连音、四连音等相互组合、抓不住基本节奏造成不统一、节奏不均匀主要是因手指技能和触键方面能力不强而造成。; N7 A# y8 Z# `# C9 p

  `$ x. L- G/ ^, M3、节奏的松紧.主要是节奏的自由度。节奏应该是严格准确的,但决不是机械的,因为节奏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因素;音乐是传达人的情感,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其节奏也应该是活的,有时紧,有时松,像人的脉搏,随着情绪变化而有快慢的变化;但它的松紧是依据音乐的自然流露,不能随心所欲。音乐的松紧较难把握,因为音乐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应多示范,边示范边指挥,启发学生演奏,会对学生有所帮助。
. r$ K% d7 J! Q; J- S1 Z2 O5 ~2 ~0 W5 R
另外应鼓励学生多唱音乐,唱歌曲,不排除他们弹唱幼儿园或学校里学会的歌曲。因为歌曲有歌词,容易理解,加之人声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乐器”,很容易体会音乐旋律和音乐的倾象性,唱出音乐的线条;此时用你那动人的、富有感情的歌声,带动你的手指在琴键上“歌唱”,是容易弹出具有感染力的音乐来的。若再能多听名家们的演奏(包括磁带等)、多听音乐会,在这样的艺术氛围熏陶下,再加上科学合理的练琴方法,相信你的音乐表现力会大大提高。
0 j9 ]2 v. G/ J+ F6 o3 [
7 Z; C& S# N$ I) c& \四、注意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D$ F6 D6 F9 p0 J! l: h5 X

' r+ g& C. v! ]# E有位先哲曾说过:“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这句话并不夸张。许多家长、老师对培养儿童学习钢琴都有这样的共识:从兴趣开始。1 B( A4 G5 l, o4 M

0 r! e7 C& }* @1 H1 h兴趣表现为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使个人对所爱的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时刻向往的心情。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怎样使孩子们对音乐发生兴趣”。四五岁的孩子开始学弹钢琴,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不易集中,缺乏稳定性。要想使他们适应并习惯于钢琴教学训练,首先必须使他们热爱钢琴,使他们喜欢钢琴教师,喜欢学琴的环境。( ]3 f5 G5 [7 Q6 k" p5 i; b

- x" Q" K& x! u$ c  M' Y" T# @) E9 m其次,培养儿童学钢琴的兴趣,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每个学生素质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人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可以用“表扬加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成就感,有自信心。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秘诀是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所以说,兴趣的培养,对儿童学习钢琴是尤为重要的。
8 H7 a7 i1 H4 X4 Z2 i3 k
- _+ p, ~: O( T. x% `总之,在钢琴的初级教学中,教师和家长一定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起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在学琴的道路上顺利成长。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温莎华人网

GMT-4, 2025-5-20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