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4|回复: 0

一节三候各有讲究

[复制链接]

3409

主题

150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积分
62
比特币
2820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6-8-24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马蹄手机资讯

持牌电工 张先生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处暑节气的由来
每年8月23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24节气的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 j1 d5 V, d7 L5 b: S; }
处暑节气分为哪三个物候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 u3 G# X* U$ L/ v
+ r1 w  c) ^. J2 q
  x, Z2 s1 }) E) j5 b
处暑节气民间有哪些习俗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此外,还会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而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日本各地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 z4 \4 ^! d* L1 @0 \  b

4 b. \. A: Q% A5 G                                   
处暑
* j" o0 p! V! m; V寓意:炎热暑期即将过去  
4 j7 m# H6 a/ Y+ ^6 W气候特点:气温下降,秋老虎,雷暴 ) I" g- S" ]( g7 K+ ]% N0 H" e$ d7 l8 G
日期:每年8月23日前后
# o5 W3 C8 \( }& r+ C* i, j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150° 3 G, c+ D) R8 B1 I6 |% A2 U
前一节气:立秋 % Y6 }% s: b, D4 u1 h
后一节气:白露
% G- Y1 J9 f: ]; r0 u! j风俗活动:放河灯、开渔节、泼水习俗  3 q! d( b( v3 H# j7 I$ ^4 ?
风俗食物:西瓜、四季豆
9 L) J8 Q" C- @# g农事活动:抢收抢晒 0 U; K" v7 D0 B8 S3 y7 Q
养生:滋阴润燥 0 P- _; O% R/ z( X- g
属性: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节气

( S0 Q1 T" F1 y; m. D! S" D3 D# b( U+ l8 z: [. D; P
* ?8 w5 \7 G# i1 x% ^
         
. e) k; ?+ b& |. P7 S0 n& X' ^) W( P, x- e' `0 ]% [" J" Y
. k- f1 e+ R# R- g- [5 [

, I3 Q' Q3 k' F4 j% p; B, v, S
* Q; o4 M  v1 l* p: W# S+ K7 m% Z! N, l  i/ u/ h3 y
                 
日期计算
- n8 f( X# ]# d9 f# x处暑日期的计算:[Y*D+C]-[Y/L]
7 D+ D9 s1 ]% z4 W! k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
  f7 Y$ n6 ?# C) e( S! y6 F/ kL=闰年数。 8 v1 c0 y; E& L. ~/ |
21世纪C=23.13,20世纪=23.95。 7 ?4 V) z8 V8 G2 }8 Z1 f
举例说明:2088年处暑日期=[88×0.2422+23.13]-[88/4]=44-22=22, 4 R* A' D3 W2 @* h* B
8月22日是处暑。
处暑后不要急着增加衣物

2 @# M5 E7 U' n0 m* A+ l" ?/ A& l2 [2 _" I. l* x9 I

& E* \! q5 d3 @4 n2 x; @- n4 v
, H, U7 O  W* D4 g7 T3 J' M" N% b$ M9 H7 t5 p! Y

$ U  D% ^. B2 g8 {
8 L" \: \: X/ X: L; f, c

( D* i- v5 Y6 a, }. g3 Y$ T/ d! ?0 j' r* T6 Z! l5 ]
           % j5 ~# v, N8 r+ F. b

, u; d/ k# C+ S                 / _5 J0 W8 Z  x( c
处暑后适当秋冻2 ?9 Y5 C9 `& D1 a& X/ u
  虽然天凉,但不必急着增加衣服,需要扛一下,特别是身强力壮的人,依然可以衣着单薄一段时间。“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对于体弱多病的人,还是应按照气候变化适当加衣服。; _: _. g5 e0 B5 f9 z- p2 i
  此外,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 |; C, v8 ?( {5 O" j( b1 d  c处暑后饮食少辛增酸 滋阴润肺0 a  F  [% `( ^/ N+ z9 M# |: E

" z/ c9 ]+ J. T处暑后饮食注意滋阴润肺
( b6 j* t2 e2 I3 f9 @  少辛增酸、一咸一甜% }0 t& T% d! a7 K. U! d
  秋天空气湿度下降,人们会感觉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秋燥症。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处暑时节要多吃一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防止燥邪伤害人体阴液。
* @  H2 o5 E. f* N1 b* i, a7 p  另外,秋季还有一个著名的养阴法则,即“少辛增酸”,也就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望梅止渴”的故事 说明酸性食物具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甚至还没吃到嘴里,润燥的效果就已经出来了,所以处暑时节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 则要少吃或不吃。
  ^; y: a# y$ v  `6 G8 u, o  “少辛”是因为味辛的东西具有发散的作用,会导致人体出汗,随后身体变凉。所以处暑后不宜吃辣椒、花椒、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类食物。) z- w) U, `0 _
  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一咸一甜”的方法。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盐,少量多次饮用,可减少水分流失。蜂蜜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 _9 e) ~$ o- `" ^3 \, a2 T9 B
  另外,应防“秋瓜坏肚”,冰镇西瓜等凉性水果还是少吃吧,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专家提醒,秋季本来就是腹泻高发季节,如果此时再大量食用西瓜等寒性水果就很容易拉肚子,孩子更要少吃。
2 ?' o% H& X  e( p1 Q
2 Q9 r& L8 ~* t8 X% ~. _: U- A8 H- z- R

- l; C. Q- |4 \9 Y, V% L0 y2 D  需提醒的是,秋季气候干燥,化纤类衣服容易起静电,影响情绪和健康,所以尽量选择纯棉衣物穿着比较好。
4 j) I( b+ o: _: n0 c  y& c处暑后每天多睡一小时4 `8 h" t# [/ V2 d( o0 E

: S$ q1 j' h' T+ t# k% U% \' _9 a* k; r- p" z- b5 J- Z
  j0 W$ T2 Q9 P, O  D! H, c
处暑后每天多睡一小时$ I+ _1 Z2 g% |  n" a. p5 f
  炎热夏季里人体出汗多、睡眠少、食欲差、体力消耗大,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暑气消散,气候变凉,人体各系统也从活跃状态转入生理性休整期,人便会感到倦怠乏力,这其实是人体为补偿夏季超常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体内取得阴阳平衡的一种生理现象。不过,秋乏太过明显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就不好了。中医认为,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宜调节起居作息,适当增加睡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秋乏过盛。此后应早睡早起,夜晚睡觉不应晚于23点。
8 v' I7 b: E; K' {  夜晚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G; e7 n& ]" ~& l3 T. e0 s. z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气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f' m; v& b4 |) G/ r  ^0 A
处暑后适量运动 避免大量出汗伤阳气
8 B& r& M7 Z! y' l/ T' n: a& B8 Y: h6 u
处暑后适量运动
# B7 M4 @5 }( |% P7 U+ g: G3 ^  秋季里气候清爽宜人,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但运动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运动,但要多注意滋脾补筋。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剧烈,做好准备活动,避免伤筋。老人锻炼以早晚为好。
" A# I: d' V2 K4 Q5 v6 t  除了外出活动外,大家也可以在家里做传统保健操:①每日凌晨,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吞咽津液。②清晨闭目叩齿 21次,咽吞津液,用两手搓热后,扶熨眼睛3秒,做8次,不仅能明目而且对肝、肺、心都有益处。此外,伸伸懒腰、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也可缓解秋 乏,特别是下午感到特别疲乏,伸个懒腰就会马上觉得全身舒展。
" l& m" r* N0 u8 U: @' a
' j* u9 ]$ \" K9 x
; l  B! _2 Q) L1 Y1 A
7 v/ o$ L& U* K# V' X* ^# ~! \0 `1 Y8 x4 D

9 e+ S/ C3 d8 N$ C" l2 ?; b# `
9 n. y# Q! L' h1 `& {5 k: `/ A5 c0 s% D; D1 J* F+ O" x
) Q5 o8 i7 S: ^1 ^" @

7 a8 i" {2 f$ J% P  d5 l7 R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温莎华人网

GMT-4, 2025-5-21 12: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