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67|回复: 0

宝宝秋冻掌握要领

[复制链接]

3409

主题

150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积分
62
比特币
2820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1-10-1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马蹄手机资讯

持牌电工 张先生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小强刚过3岁生日,还没找到合适的幼儿园。妈妈决定在家也要"正规训练",首先从"秋冻"开始。连续下雨那几天,雨停的间歇,妈妈就带着孩子到户外跑,孩子仍穿短裤短袖衫,气温只有20摄氏度,孩子瑟瑟发抖,嘴唇发白,奶奶心疼地喊:"太凉了,快进屋吧!"妈妈却说:这才叫"秋冻"!没想到,小强晚上就发烧了,38.5℃,不断咳嗽,还有点喘。妈妈赶紧带他到医院。一看,儿童医院病号爆满,一打听,几乎都是"秋冻"惹的祸。  & c4 m! o. E( U1 `
  都说"春捂秋冻"有益健康,但好多妈妈却不知秋冻的要领。
: ~- S$ t! \( q  U  R( B
$ z6 I7 J3 H8 k3 H' k2 z  要领一:掌握气温防突变
1 A. [% K# c" D' o
. I% I0 H! |: l. W4 t2 g/ p  "秋冻"的基本理念就是从秋季开始锻炼机体适应严寒冬季的能力。自然都是随着气候变化,耐寒训练也应循序渐进地实施。然而,当天气变化反常,气温急降时,如果你仍坚持"秋冻",不给孩子保暖,势必会伤风感冒,体格差的孩子会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所以,家长一定要掌握气温变化,及时地给孩子增减衣服,必要时仍需适当保暖,不可一味地"冻!冻!冻!"要根据突变的气候,灵活掌握。
2 G" j7 B. H) O; B+ ?) J- |+ O. v$ v' M" i; t% y' |1 j/ c
  要领二: 各项参数有指标 / j6 L8 P- I. x8 N& P$ R1 p
# g* a0 e* [# R- n( k' U
  秋冻的时令指标:秋冻适宜节气是从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从初秋开始就让孩子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锻炼。 9 c& q1 P* p6 ?2 U" \

# x% x8 ]  f6 G; q" b& v7 V  室内外温差指标: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2-5摄氏度时,孩子外出不必增加衣服。如果室内外温差超过7摄氏度,应该及时添加衣服了,否则容易感冒。
( T. x$ `; X, Z6 g- U9 k, O4 l# d. e1 {
  昼夜温差指标: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温差小于8摄氏度时,宝宝可以接受耐凉锻炼。一旦昼夜温差>10℃时,就应该给宝宝及时添加衣服了。
# m& X$ s+ h) g# c. T/ W6 R8 k+ G, Q  r& g0 Y2 i
  观察感受指标:如果宝宝面红、气喘、烦躁、多汗,表明温度过高,应降温减衣;反之,面色发白、手脚发凉、打喷嚏、流鼻涕、起鸡皮疙瘩或打寒战,表示过冷,应添衣加被。
4 n8 G9 X/ P6 S  B( F9 Z, o
" f) f; x) H0 P# c) w# b! B  要领三: 不同年龄各有度    ▲婴儿 入秋后只需单衣薄被,且不要紧包紧裹,衣带要宽松,被褥需轻柔,便于宝宝肢体舒展活动;当室温降至20℃以下,可穿夹衣,盖夹被。在同样的室温环境中,尽量比大人减少一层衣被,因为孩子代谢旺盛,产热多。
! I& Q0 U* F1 N$ i6 I2 ~5 m, X
% U; }/ b6 A  E! _' p  ▲2-3岁幼儿 秋天宜穿纯棉贴身线衣裤,易于吸汗。随着温度下降,可单层加衣,不要给孩子穿化纤衣服,因为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而且化纤衣服不透气。
  I' ]3 \9 _7 F3 W. T7 f) U8 B/ p  ?/ d8 \9 j
  ▲3岁以上幼儿 活动量增加,秋季更不能穿厚衣、高领上衣,活动时可穿单薄的运动服。
7 O8 T* d0 M. h% H1 r3 x: J
$ O: T0 `7 }1 Y6 B* D9 w  总之,秋季不要给孩子穿得过于厚实、严密,不要过度保暖,使身体容易出汗,那样反倒容易着凉感冒。( X1 |2 f; @: o

  \3 r) K  `- f, K: c% K  要领四: 体质差异硬指标
, R5 R2 A: }3 L) j* c+ l' W0 ^! h! M6 C
6 K$ I0 I9 \. ^' V% K" v. l! H  宝宝体质是最重要的指标,即"秋冻"应因人而异。体质较虚弱的小儿不应实施秋冻锻炼,有先心病及其他先天性疾病、贫血、营养发育不良、反复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胃肠疾病的幼儿,以及免疫低的小儿,因为他们对气候比较敏感,尤其是早晚天气变化大时容易感冒,所以不可以盲目实施秋冻训练。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温莎华人网

GMT-4, 2025-5-20 20: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